個人分享 l 我不反對學習羅馬拼音,但不能廢ㄅㄆㄇ

文小長,你想學羅馬拼音?可以!但ㄅㄆㄇ不能丟,其實我一點也不想說服你,如果不認同的話,那那那,我也沒辦法或是你要詳細闡述你的論點我也是可以接受的。

基本上我認為因為學羅馬拼音而丟了ㄅㄆㄇ是一件捨本逐末的事情加上並不是這是世界的趨勢你就要跟,基本盤可能得顧但在我們能夠決定的範圍之內還是得保留最低底線,過於跟風便是盲目。


 

前情提要

  跟一下時事,還好某位委員初選沒有選上,不然我會開始懷疑台灣的人民走向了另一次的高峰,不好的那端。由於各大媒體熱情報導, 這件事情應該非常的火紅,但我還是簡單引用一下各大媒體的報導,來描寫這件事情:

TVBS:跟國際接軌? 葉宜津:先丟掉ㄅㄆㄇㄈ
UDN 聯合報:讓孩子跟國際接軌 葉宜津:教育先廢掉ㄅㄆㄇㄈ
中時: 葉宜津喊廢ㄅㄆㄇ 蔡正元酸:想當台南市長只能講「西拉雅語」
民視:「廢ㄅㄆㄇ」引論戰 葉宜津:快速因應國際化
新頭殼:教育要先丟掉ㄅㄆㄇ 學羅馬拼音

  我這邊挑了大概五家媒體的報導,「盡量」以多方角度讓大家看這件事情,即便報導角度普遍蠻像的。大家也可以從各家媒體切入的角度、羅列的標題來比較一下,這也是蠻有趣的一件事情。

  回歸正題,由於影片的剪接能夠造成意思的變異,為了一起在相似起跑線跟位置思考這件事情,我轉譯的影片連結在此並將影片的口述內容直接以逐字稿列出,基本上這位委員的論點如下:


:丟掉ㄅㄆㄇㄈ,ㄅㄆㄇㄈ有什麼用?這是一種的注音而已,在重要的考試裡面考ㄅㄆㄇㄈ,我們應該學什麼?應該學羅馬拼音。羅馬拼音可以注什麼音?可以注國語、台語、日語、德語、可以注所有的語言,任何一種的語言都可以用羅馬拼音,讓我們的小孩不會害怕蝌蚪文,這是一個跟國際接軌的第一步,非常重要的一步。

正文

  首先,我會先根據他的論點提出我自己的看法,再加上從其他角度來說為什麼我支持這件事情,但是我還是不認為要廢ㄅㄆㄇ。

學羅馬拼音並不會讓你不害怕蝌蚪文

  先談不會害怕蝌蚪文這件事情,我覺得這個大概是最荒謬的一個邏輯,首先我們必須先界定什麼叫做「害怕蝌蚪文」,這個害怕是我一看到他就覺得我學不好?還是我一看到他覺得很嫌惡,直接倒退三百步?由於篇幅有限,我先以這兩種狀況為準:

  •   對於那些看到英文就反彈的人來說:
問題是出在制度,跟文字我覺得一點關係都沒有,根據我個人的成長經驗,台灣人從很  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英文,無論是補習班、幼稚園、雙語課程、小學...等,基本上來說  有很大一部分的小孩都是為學而學或是被爸媽逼迫要學(我不知道比例上有多高),學校及  補習班都會夾雜的龐大的作業以及考試,久而久之英文對學生們來說就成了一個考試的  科目、學業上的負擔以及生活上的壓力。隨著年紀的增長,只要這些學生一旦脫離考試  系統,對英文就像是對世紀冤家一般,推得遠遠地。

  •   第二種狀況就是我真的很恐懼,我覺得我學不好:
以語言上來說,中文跟英文本來就是完全不同的系統,語言基本上是由很多層面交織而  成:文化背景、語言架構、單字、文法、生活習慣...等,感到害怕完全可以理解,但是  我在思考的事情是究竟有多高比例的人是如此?這是第一點。再來是當你在學習第二或  第三外語的時候,例如:法、德、西、日文等較為熱門的語言,基本上你不會覺得任何  一個語言是簡單的。最後是究竟學了羅馬拼音及學習英文在聲調、發音上有沒有可能誤  導了英文?這個可能性是有的,我曾經與一個上海的朋友討論過這件事情,他也確實驗  證了我的假設,當然這只是單一個案會不會成為普遍情況有待商榷,而學習羅馬拼音對  於學習其他西方語系有沒有直接幫助,這件事情也是有待商榷的?附帶一提的是無論羅  馬拼音或是ㄅㄆㄇ,小朋友最終看到的成果都是一個一個的方塊「文字」,難道這真的  有用嗎?我把這個問題留給各位了。

  總結以上,我認為學習羅馬拼音會讓你不害怕蝌蚪文有點偏重於以西方人思考東方,畢竟以語言體系上來說,中文及其他語言就是不同的系統。另外,解決恐懼的方法並不是把對象放入一個相對不恐怖的環境中然後他就會適應這個環境了,自身的意願、能夠負荷的程度以及其他變動性因素,諸如語言的複雜性、特殊性以及文化背景,我認為在這邊都被忽略了,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他很荒謬的原因。

跟國際接軌

  又回到一個也是一直被討論的議題,就是到底什麼叫做「跟國際接軌」或是「國際觀」之類的,難道學會看蝌蚪文就是這一切的開端嗎?難道從小就看蝌蚪文長大的外國人就是因為這樣跟國際接軌的嗎?確實有人主張這麼思考過於極端,畢竟他只是個開端而已,或許事情會導向正向的發展,但當這麼主張的同時,我也能夠認為只要配套措施一個沒有做好或是受到外力的影響,這絕對有可能會造成雙重的反效果,因此這個論點會備受爭議,於是我決定努力實體化來做討論。

在產業中常常會談到產品得跟國際接軌,打開國際間知名度:我的詮釋會是你必須要了解全世界的需求、現況以開發出一個技術上至少不落人後、符合現階段需求以及能夠被國際所看見、瞭解。進一步想,如果我們會了羅馬拼音,我們可能可以直接以中文名稱流通全球,注上羅馬拼音然後大家就可以理解這個產品。想了想似乎有點不太合理,是吧?首先以品牌上來說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以原文為行銷手段,輔以適合當地的語言、文案,最後加上目前一個"相對通用的"語言-英文。由於各地風俗民情、喜好、文化差異過大,基本上如果看重當地市場仍會聘用本地人以及設立分公司、辦公室負責各項業務,回過頭來思考,難道羅馬拼音真的有幫助嗎?
根據2017民族語的統計,在使用人口超過5000萬的語言中,目前現代標準漢語是排名第一的語言,姑且不論統計上的問題,漢語在未來的十年之內理論上都還會是使用人口排名前三名的人再加上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將漢語視為第二或第三外語。另外,目前學習漢語最廣泛的應該就是屬於羅馬拼音,所以我們應該全面改學羅馬拼音並廢除ㄅㄆㄇ。 這麼看起來學習羅馬拼音能夠跟國際接軌的原因是:「因為大家都在用這套,所以我們跟著使用這套?」、「共同學習羅馬拼音可以跟外國人有話聊?」、「在外國人跟我們講語言的時候我們可以有一個共同的符碼可以標注?」...等,這些都是我很快速之下想到的好處,但我覺得沒有一個是跟國際接軌的吧,對嗎?
要跟國際接軌,重點並不在於學羅馬拼音,而是求知慾,回到這個議題不得不討論到定義會非常雷同所謂的「國際觀」,要跟國際接軌,至少要知道有哪些國家、發生什麼事情、這些國家大概長什麼樣子吧?這個,所以閃也閃不掉,但我覺得我試圖簡單化這件事情
這一個論點是劉楊銘先生在udn專欄寫到的一段話:

「所有談論「培養國際觀」的新聞、書籍或演講,都強調「學外文」的重要性。「外語能力好,不一定有國際觀,但要有國際觀,一定先要學外文」的概念根深柢固,不過,如果你真的很想知道「這個世界在發生什麼事,掌握國際脈動,有國際關懷」,其實英文超爛也沒關係啊!台灣出版市場裡,占絕大多數的是翻譯書...」

你別問我他是誰,我也不認識他,他講得話有幾兩重?我只知道只要你講話有道理的我就會拿來用,一般人講得話不見得沒道理,大人物講得話也不見得就是對的。

  確實學好語言絕對對於瞭解其他國家事情非常有幫助,因為你可以不用透過翻譯直接吸收尋訊息,但在科技的發達、翻譯事業的蓬勃之下,靠著自學的外文能夠直接妥善、適當地瞭解資訊難道會比翻譯書、資料、網站來得好嗎?這個我不敢保證。舉個例子來說,對於學習英文的人而言,你可能出了國、看了報紙新聞、聽了母語人士的交談後發現自己所學的原來還跟實際上差距甚大,因此在這邊我完全不敢保證「學外語」以及「跟國際接軌」的關聯性。唯一我能夠確定的是在學習當地國家語言的過程中,你會透過語言瞭解這個語系的邏輯、背景...等。

任何語言都可以注

  最後是關於任何語言都可以用羅馬拼音注,這件事情我也覺得有點奇妙。第一點是我相信一開始學習其他語言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會使用ㄅㄆㄇ去記得到底它怎麼發音,這是一件你我都可能做過得事情,當今天把它換成羅馬拼音真的會比較好嗎?第二點是即便再怎麼拼寫都一定會有模糊地帶,基本上很難找到一個語言可以完美轉換、拼注另外一種語言的,所以我認為它就如同ㄅㄆㄇ一般並沒有佔到任何的便宜。第三點還是同樣再回到我所提過的論點,你確定他不會混淆你的發音、拼寫嗎?在字母有七八成下的壯況,作為一個非母語人士,這難道不會發生嗎?有人認為可是可能有的人程度很好不會發生這種事情,但我想通常達到那種程度的人,也不需要用羅馬拼音去學習了吧?

以文化來說

  談完這位委員的論點之後,我加入其他的層面來思考這件事情,首先是從文化思考:
獨特性,通常獨特的文化會受到相當大的注目,也是因為過於獨特因此很容易受到主流文化的摧殘,但是當我們換個角度來說,如果我們能夠學習並推廣這麼樣獨特的一個文化,你認為對台灣會沒有好處嗎? 這也是我認為為什麼台灣不能夠廢除ㄅㄆㄇ而一味靠向羅馬拼音很重要的原因,我們常在談「台灣沒文化」、「台灣特色」、「台灣要有亮點」以及「台灣要有亮點才能凸顯」,種種以上的說辭都是顯現在現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與主流接軌固然重要,但能夠抓住大家眼球的不都是那些擁有獨特亮點、稀少而珍貴的東西嗎?

  然而有人主張:「不是不學ㄅㄆㄇ,他就會消失不見」確實這件事情是絕對有道理的,但是想想臺灣的其他語系吧,在現階段的操作下,我們無法辦到同時不學又能夠妥善保存這兩件事情,雖然這個錯並不全然都在不學習這個語言上,也不是說你學了就一定好,但以目前來說我還是傾向於學習ㄅㄆㄇ。

  另外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的網路用語:「你好ㄇ」、「最近如何ㄋ」...等透過注音符號所產生的「注音文符號」也是非常有趣的一種文化,尤其我認為在國外這會成為一個只屬於台灣人之間的交談,除非你講臺語、客家語或是其他原住民語系。確實如果開始學習了羅馬拼音也可能會有這樣的文化產生,但如果沒有呢?那我們是不是就失去了一個有趣、另類的文化了呢?或許未來這個文化可能會式微甚至是消逝,但是在談論地當下我相信還是有不少人跟我一樣是注音文的愛用者。
 

以教育來說

  目前的師資確實具有能夠用羅馬拼音教授中文的老師們,目前來說仍在職的老師們年齡橫跨甚廣,如果全面改成教授羅馬拼音,包含家長、老師、教育相關公司機構等,絕對會需要花費鉅大的社會成本去更改教材、訓練師資、更新訓練方式、考試制度...等各項變動。我必須要聲明我並不是認為因為它耗資巨大而不去做,而是在衡量帶來的效益之後我認為以時間及預算來說,我們能夠投入到其他也同樣需要改進而且同等重要的領域。

  然而我必須也得說會使用拼音教授中文的老師仍舊是非常的重要,他們確實在外國人學習中文上幫助非常非常非常之大。

結語

  我認為學羅馬拼音就跟學第二、第三外語很雷同,如果有興趣想學那當然很歡迎,當你學了你就多了一項技能,但如果你不學其實我認為在你生活中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你如果是個希望一輩子平淡在臺灣生活的人那其實不用學習羅馬拼音、外語一點差也沒有,你也並不會因為這樣而生命受到危險、生活品質受到影響,我認為這些東西都是外界框限在一般民眾身上的價值觀。

  或許你會認為我個人思考邏輯偏向消極,但我會認為我們都是獨立個體、未來變化難測,你憑什麼改變人?我又憑什麼保證我說得話在未來就是對的? 只要我們都能夠符合自身所設下的標準、期待以及願望,那不就皆大歡喜了嗎?當人們對自己建立了信心,可能會開始顧及社會萬物進而造成社會進步,這難道會比你別人進入一套中心體系還要差嗎?

  最後我想說的事情是,或許整篇文章來說都是在反駁某委員所提出的論點,但由於這是現階段目前所擁有的討論基礎,在他無法也沒機會提出他的詳細配套的狀況下,我真的無法信任這麼樣一個重要的事情被推動。當然其他領域諸如:文化、教育、生活、藝術、商業、經濟...等,都很有可能是我遺漏掉但是也很重要的部分,也由於我並不是在這個領域上工作、專研的人,無法很準確地反映現況,特別是使用羅馬拼音之後所帶來的好處,都非常歡迎大家提出。

以上,就是我個人一點淺見。


留言

熱門文章